1、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2、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3、寒食: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,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。据左传所载,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,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,晋国人为了悼念他,每年的这一天禁火,只吃冷食,所以称寒食。
4、御柳: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。
5、传蜡烛:虽然寒食节禁火,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。
6、五侯: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,世称五侯。
7、春天,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;
8、寒食节,东风把御园柳枝斜。
9、黄昏时,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,
10、轻烟散入了,新封的王侯之家。
11、这是一首讽刺。寒食节禁火,然而受宠的宦者,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,享有特权。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。因此,蘅塘退士批注:唐代宦者之盛,不减于桓灵。诗比讽深远。首二句写仲春景色;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。诗不直接讽刺,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,含隐巧妙,入木三分。据唐代孟所撰的 —— 本事诗
12、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13、[译文] 寒食节这一天,长安城里到处花在飞舞,皇宫的御苑里春风也吹拂着柳絮。
14、春城无处不飞花, 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15、日暮汉官传蜡烛, 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16、暮春时节,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,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 —— 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)。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,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。
17、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,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。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,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。
18、春天京城到处飞舞着扬花,寒食节东风吹得柳枝轻斜。傍晚宫中传递出点燃的蜡烛,淡淡的烟气散入了显贵人家。
19、五彩缤纷,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。暮春时节,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,落红无数。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,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,形成强调的语气,表达效果更强烈。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,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。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,热闹繁华,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。与第一句一样,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,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。当时的风俗,寒食日折柳插门,所以特别写到柳。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。 —— 寒食日恩赐火
20、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,那么,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 特殊情景了。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,一二写白昼,三四写夜晚,日暮则是转折。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,唯有得到皇帝许可,特敕街中许燃烛(元稹 —— 连昌宫词
21、章、泣等7个生字,理解字义,识记字形。
2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23、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,并能结合故事说说 —— 迢迢牵牛星
24、抓住重点诗句,体会 —— 十五夜望月
25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26、想象画面,抓住重点语句,体会
27、想象画面,抓住重点语句,体会
28、师生对话、生生对话,以读促悟,以悟促读,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。
29、学生学习方法
30、合作探究,讨论交流。
31、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,了解时代背景。
32、下载古风背景音乐,制作课件。
33、课时安排:1课时
34、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泱泱华夏,有着悠久的历史,灿烂的文明,而传统节日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今天,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,去看看那里寒食节的景象吧。(板书:寒食
35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牵勾、斗鸡等风俗,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,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。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,但寒食起源,并非为纪念介子推,而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。
36、候,用组词法: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。
37、读通。师相机指导。
38、(二)知诗人,解诗题。
39、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,师相机补充。
40、求新火之制。古人因季节不同,用不同的树木钻火,有改季改火之俗。而每次改火之后,就要换取新火。新火未至,就禁止人们生火,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。寒食节习俗,有上坟、郊游、斗鸡、荡秋千、打毯、牵钩(拔河)等。其中上坟之俗,是很古老的。
41、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,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,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。
42、(三)解词连句知大意。
43、御柳斜、汉宫、五侯、传蜡烛等词语,大致梳理诗歌内容。
44、展开想象悟诗情。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,看看那里的景象吧:指名读第一句。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?(板书:飞花御柳斜
45、提示:飞花:飘扬的杨花。御柳斜: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。
46、个别读,男女读,教师范读,相机指导。
47、日落天黑时,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?指名读三四句。(板书:蜡烛轻烟入
48、提示:蜡烛:寒食节普天下禁火,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。
49、轻烟入:�6�8袅袅炊烟。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,宫里忙着传蜡烛,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。
50、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?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说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