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书不尽言: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2、十载寒窗:载:年。指长期苦读。
3、手不释书:犹手不释卷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4、凿壁偷光: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
5、借书留真:指借别人的书,抄写后留下正本,把抄本还给别人。
6、囊萤积雪:囊萤: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;积雪: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。形容刻苦攻读,勤学上进。
7、牛角书生:比喻勤奋读书的人。
8、引锥刺股:锥:锥子;股:大腿。晚间读书时想睡觉,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,以保持清醒。形容学习勤奋刻苦。
9、集萤映雪:集萤:晋代车胤少时家贫,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;映雪: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。形容家境贫穷,勤学苦读。
10、朝经暮史:经: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;史:指历史书籍。一天到晚诵读经史。形容勤奋读书。
11、傲贤慢士:贤:有才德的人。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12、立地书橱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
13、行吟坐咏:吟、咏:声调抑扬地念、唱。走着也念,坐着也读。形容读书用功。
14、含英咀华:咀:细嚼,引伸为体味;英、华:这里指精华。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。
15、摇头摆脑:脑袋摇来摇去。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。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。
16、学富五车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17、仰屋着书:仰:脸向上;着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。
18、有脚书橱:比喻学识渊博的人。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。
19、舌战群儒:舌战:激烈争辩;儒:指读书人。指同很多人辩论,并驳倒对方。
20、五车腹笥:比喻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21、十年窗下: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22、弃书捐剑: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。
23、书声朗朗: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。
24、目不识书: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
25、古今来许多世家,无非积德。天地间第一人品,还是读书。
26、蹉跎莫遣韶光老,人生惟有读书好。
27、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28、必须如蜜蜂一样,采过许多花,这才能酿出蜜来。
29、劳于读书,逸于作文。
30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。
31、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,更持久的满足了。
32、三更灯火五更鸣,正是男儿读书时,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。
33、一日无书,百事荒废。
34、读书不知要领,劳而无功。
35、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,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。
36、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
37、读书而不能运用,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。
38、聪明出于勤奋,天才在于积累。
39、造烛求明,读书求理。
40、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。
41、世界上有许多好书,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。
42、读书对于智慧,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。
43、用心念书,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。
44、读书使人充实、讨论使人机智,作文使人正确。
45、读书贵能疑,疑乃可以启信。读书在有渐,渐乃克底有成。
46、不知道自己无知,乃是双倍的无知。
47、智慧源于勤奋,伟大出自平凡。
48、玉不琢,不成器;木不雕,不成材;人不学,不知理。
49、夫学须志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50、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,那么阅读就像阳光。